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3-11-25 点击数:1328
据重庆商报11月25日讯:从主城出发,驱车只需30分钟就能到达璧山县。从2009年至今的三年多时间,璧山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年上半年,璧山的GDP增速位居全市第二,投资总量跃居全市第三。根据五大功能区域规划,璧山被赋予“城市发展新区”的全新定位。
面对新的定位,璧山如何深化发展?“在前期调研和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璧山将在未来三年里实施‘三区一美’战略。”璧山县县长章勇武告诉记者,“三区一美”即建设生态宜居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和统筹城乡先行区,打造和美璧山。
站在新的起点上,璧山也大踏步地向前出发。
三大产业集群蓝图
成立于1996年的重庆蓝黛动力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璧山装备制造产业中土生土长的重点企业。据璧山工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蓝黛主要为力帆、奇瑞、吉利等汽车品牌制造配件,生产出的配件销往全国,其年产值已突破10亿元,成为了当地汽摩配件行业中的民营龙头企业。
“企业成立之初只有十来个人,生产的也是最简单的摩托车配件。直到2001年,我们开始与长安合作,为他们制造汽车零部件。”重庆蓝黛相关负责人告诉商报记者。作为以摩配制造出生的重庆蓝黛,在近20年后的今天,企业已有了近1600名员工,而主营业务也从摩配转向为做汽配为主。如今,摩配业务只占了一成左右。
“拉动经济,不能群龙无首。所以璧山将围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医药三大主导产业,整合发展所需资源,加快产业向产业链和价值链两端延伸,推动企业之间协作产生新的生产力,提升主导产业科技水平和规模能级,加速形成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章勇武表示。
章勇武介绍,到2016年底,装备制造规模突破1600亿元,电子信息规模突破600亿元、食品医药规模突破200亿元,三大主导产业占比提高到80%以上。
“笔电西移”的新城区
重庆大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台湾大煜旗下的子公司,坐落在璧山的奥康工业园区,紧邻办公室的工厂里,机器轰鸣,工人们穿梭其中。“这是我们租用的地方,正在修建的厂房年底就能投入使用了,到时候你们再过来看,会比现在大上许多。”大泰电子总经理陈泳发告诉商报记者。
作为目前重庆唯一一家从事生产笔电金属外壳铝氧化的公司,2011年8月通过璧山招商引资而来。陈泳发介绍,公司刚入驻时就开始修建新厂房,现已进入完工阶段,明年1月15日就可正式投产,届时预计一年能生产2300万件金属外壳,企业年产值将达到18亿。
“我们在大陆有10个分公司,分布在上海、广东等沿海地区,璧山这家是我们首次在西部的投资,而且投资规模也是最大的。”陈泳发表示。
在陈泳发看来,选择璧山有7大原因。一是璧山地理环境优越。二是交通便利。三是城市配套功能完善,基础设施皆已完备。四是招商条件优惠。五是绿化做得出色,适合宜居宜业。六是工业园区对入驻企业的污染防治处理得当,正在兴建的污水处理厂年底就可投入使用。七是招商团队积极,为了帮助企业的招工难问题,还开辟了专门的招工部,甚至还会去临近的省市帮忙招工。
“随着重庆笔电逐渐西移,整个笔电产业的相关人才和配套都在快速进驻。在我们看来,璧山是能产生最大效益的新城发展标杆。”陈泳发坦言。
企业成长计划帮助长个子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璧山在建设“三区一美”过程中,打造支柱产业,实施“企业成长计划”都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一方面,扶持本土骨干企业上档升级,培育一批10亿级、50亿级、100亿级企业。而重庆蓝黛动力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另一方面,璧山加大择商选资力度,突出产业链招商,以“品牌聚集”和“链条补缺”促进产业聚集,形成倍增效应。创新招商方式,注重“以商引商”、“口碑招商”、“以小引大”和“以大带小”,评选年度“招商功勋企业”,有效扩大社会招商队伍。大泰电子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我们将放宽市场准入,非公经济占GDP的比重提高到75%。”章勇武表示。
而在璧山工业园里,已有近200家来自东部沿海的笔电配套企业相继落户开工。近年来,璧山县抓住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契机,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支柱产业重点打造。“璧山已基本形成了笔电配套产业集群,小到螺母、转轴,大到机壳、键盘,都有相应的生产企业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