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3-11-22 点击数:1234
据重庆商报11月22日讯: 目前,重庆市已累计发展10.03万户小微企业,产销值超过500多亿元。但不少微企主反映,缺乏交流平台导致信息不对称、销售渠道窄等成为小微企业成长的烦恼。昨日,商报记者了解到,我市正在搭建多个交易展示平台,为企业宣传推广和交易搭桥。
现状--持有好商品却“愁嫁”
如今的鹃之梅服饰正在转型,通过与国内其他两家经营同品牌的经销商达成联盟,共享资源及与网商合作的方式,总算解决了公司的库存之急。目前,公司代理的意大利进口品牌丝袜仅剩下400多双了。然而,该公司老板张程称,该品牌丝袜品质并不差,之所以当初3000多双存货销不掉,主要原因是无法找到与商品匹配的平台。
“产品定位中端路线,但受限于企业资金、资源少,要想找到合适的门面并不容易。”张程说,进商场,很难在形象设计或企业文化方面脱颖而出,也无法独立促销;开专卖店,品牌在西南片区缺乏知名度,没有稳定的顾客,成熟商圈的门面也非常少。
张程的经历并非个案。荣昌县苎雅夏布坊老板郑发也表示,公司参加过好几次展会了,但小企业资金有限,展位位置一般较偏,展会布置、促销等请不起专业策划公司,导致商品展示、海报宣传等方面较粗糙,错失了不少目标客户。
铜梁县龙绣刺绣加工厂负责人陈洁则告诉商报记者:“缺乏串联型平台,文化交流就跟不上趟,撞不出创意灵感。同时,规模受限也会错失大订单。”她还表示,文化类微企多有共通点,业务也有交叉,但由于项目信息不畅通,往往会失去商机。
“因营销渠道少、推广方式不理想而错失订单的微企不在少数。”市工商局指定为微企建立网站的单位、卓光科技负责人闫宏伟称,以网络营销为例,至少有20%企业反馈销量很不理想,每天仅有10~20人浏览网站,下单者更是寥寥。
举措--多个展示平台应运而生
如何打通中小微企业商品展示销售渠道,与大客户搭上线?展示交易平台应运而生。
“我们已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S7号展馆建立了重庆国际中小企业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预计明年4月可投用。”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李广称,该中心将集中展示我市中小企业名优特新商品,在实体和电子交易方面,都可获得统一结算、营销、采购、配送等服务。同时,也为国外、市外中小企业提供展位。入驻的中小企业可免费使用一个为期一年的标准展位。此外,免费为入驻企业及国外采购商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定期组织中小企业商品品牌展示和采购活动洽谈。据悉,该中心投用后,可容纳中小企商家约600家。
今年,开县也打造了专为小微型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服务的现场展销平台。开县范围内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可申请免费入驻,平台将会根据入驻企业需要,为其免费制作宣传资料、提供展销平台和冷藏库,并提供专业的销售人员。开县工商局相关负责人称,很多非常优秀的本土农产品缺乏统一的展示销售平台,多数农产品没有体现出其应有的市场价值。搭建这一平台就是为了更好地挖掘小微优特新农副产品的市场潜力,抱团形成集群效应。
此外,市工商局、市中小企业局均为中小微企业推出了免费建立网站的扶持措施,以帮助他们拓展销售渠道,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如微企创业平台将不定期的发布一些采购信息,让微企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得订单,也可以通过该平台推广产品。
支招--小微企业上展会需做好准备
“很多小微企业以为参加展会就是将自己的产品摆上去,这样是无法收到好的效果的。”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廖成林表示,参加展会虽然能提升企业的形象,让更多的客户了解企业,但对于小微企业而言,如果之前不做好准备工作,参会仅是产品展示,既无法提升企业形象,也没办法吸引客户。
廖成林称,企业应首先对展览会历史,主办方的背景、主办能力和水平有一个了解,尽量选择业内的高端展会。这样,既有助于招揽到更多目标客户,也能提高自身在行业内的知名度。
其次,参会企业最好能对客户进行分类和梳理,在确定目标客户后,针对这些客户进行产品的包装。同时,要尽量的黏住客户,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
第三,在展会上吸引观众的眼球也很重要。展会现场人气最旺的展台,往往是节目和活动最丰富的展台,参展企业可以准备一些小礼品,吸引观众参与。企业最好能打探到参会的竞争对手及其参展开支,根据目标客户消费习惯设计促销方案。
最后,要想在众多展位中脱颖而出,展位搭建上要有创新。为配合参展计划,企业可以发布广告,指示观众到展台参观,或发出一对一的邀请函预约客户到展台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