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商资讯

渝商资讯

Yushang Information
重庆大渡口:文化创意让老厂房焕发生机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6-05-23 点击数:4858

 

 据重庆日报5月23日报道:来到大渡口区艺度创·文化创意园(以下简称“艺度创”),仿佛走进一个“世外桃源”:穿行在墙面斑驳的老厂房之间,透过窗户随处可见色彩绚丽的创意工艺品陈列其中,或有工人正在紧张有序地创作雕塑——沉睡多年的老旧厂房,在喧嚣都市里闹中取静,正在孕育着文化的创意梦。

石棉厂、旧厂房、老片区——就在一年前,人们还很难将这些与“文化”二字联系起来。2015年11月初,由茄子溪街道牵头打造的艺度创正式开放,有着70多年历史的闲置老厂房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新生的文化产业基地,浓郁的艺术气息让这里重新焕发着生机。

老厂变身创意园区,开拓文创之路

作为首批入驻艺度创的代表,汉博国际艺术机构的创始人刘烈成早已与这里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我是土生土长的大渡口人,在福建待了10余年,蓦然回首时发现,家乡也有了这么好的文创基地!”刘烈成说。

目前,刘烈成的公司以雕塑为支撑,在3000多平米的老厂房中“妙笔生花”,培育了上万种创意工艺美术品。自去年入驻以来,已实现了1000多万元产值,产品远销东南亚、日韩、欧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高峰时可提供就业岗位60多个。截至目前,已有包括刘烈成在内的29家企业确定签约,其中14家进入投产,15家正在装修,另有10余家意向企业正在洽谈入园事宜。它们选择在此落户、创新创业,放飞“文化梦”的翅膀。

据悉,根据大渡口区《切实加快转型发展 全力打造“新区品城”的决定》,茄子溪街道利用万余平米旧厂房身先“试水”,瞄准以工艺美术类企业为主,广告策划类、现代艺术类、微电影微视频制作类企业为辅的文化创意产业,在保留原厂建筑风貌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改造。

“利用老厂房搞文创,成本低、地势开阔,还有很多抹不去的记忆。”茄子溪街道负责人介绍称,据规划,园区将逐步细分为工艺美术、影视动漫、当代艺术、广告策划等多个聚集区,向各类文创企业敞开大门,奠定文创产业基础。

完善“一条龙”服务,夯实文创之基

在艺度创的诸多厂房中,有一间屋子显得格外特别,内设有吧台、桌椅、办公间、创业咖啡室等丰富配套。这就是茄子溪文创空间服务中心。

“园区采取的是‘街道+部门+企业’政企合作方式进行招商,因此,我们有义务做好各项服务,培育企业发展,共同推进园区建设。”上述负责人表示,为此,街道特派出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招商引资和服务企业工作。凡入驻企业均可免费享受注册认定、资质申办、场租补贴申请等“一条龙”的专业服务。

例如,为鼓励和扶持文创企业,凡是符合条件的入驻对象均可根据自身情况填写《石棉厂文化创意产业园入驻申请表》,经审核通过后便可获得租金补贴。截至2018年10月以前,年产值在100万元的创业型企业,可获得200平方米的租金补贴;不超过10人规模的成长型企业,可按每人每月20平方米补贴租金;针对苗圃型企业,尤其是新创业者,将根据创业项目条件,给予每个项目每月30-100平方米的租金补贴。若遇特殊情况的企业,还可采取“一事一议”的具体办法。

此外,为打造更优美的创业环境,茄子溪街道现已启动相关建设工作,园区公厕完成修建,入园企业房屋的整修加快进度,园区道路、绿化等外环境整治和形象设计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文化沙漠”变绿洲,打造文创之区

“一年起步、两年成势、三年成型”——根据发展思路,艺度创聚焦招商引资、着眼配套服务,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文创企业的首选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园区现已成功创建“重庆市众创空间”、“重庆市第一批重点楼宇产业园”。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力争到年底,培育文化创意企业30家以上,新增创业领军人才10人以上,扶持大众自主创业30人以上,完成产值4000万元。此外,园区的休闲旅游项目也已进入酝酿。今后,小朋友们可以在此参观实践,体验泥塑、彩绘、陶艺等乐趣。”茄子溪文创空间服务中心负责人感叹道:“过去,不少人会说大渡口是一片‘文化沙漠’,如今我们也有了自己的文创‘绿洲’,并在《大渡口区文化休闲旅游业发展扶持办法》等政策的引导下蓬勃发展,为大渡口的文化休闲产业又添一抹亮色”。

目前,艺度创正在积极加强与各有关单位的沟通,争取扶持资金,并为创建“市级创业孵化基地”而努力。园区配套设施也在继续完善,文化主题餐厅、文化休闲水吧等设施呼之欲出,为下一步发展休闲文化产业夯实基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