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6-05-05 点击数:4364
据重庆日报5月5日讯:今年一季度,大足全区总产值达到230亿元,同比增长15%。在产能过剩、竞争加剧、资源环境约束加强等外压之下,其全部工业总产值即将迈入“千亿”级,成为我市“智慧工业”的重要基地和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是什么让大足的经济引擎如此稳健?
近日,记者深入大足区采访,了解到这源于其“三创一强”举措,即立足技术、管理和营销创新,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大足在优化升级传统优势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中,努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实现了经济发展的“量变”和“质变”。
技术驱动引领产业升级
“呲呲呲……”焊花飞溅,零散的构件在2分钟内被自动焊接成座椅支架,而操作间却看不到工人。这是记者在大足龙水镇朗坤汽车配件制造公司车间里看到的场景。“那是机器人。”该企业技术负责人程兵介绍,作为一家汽车座椅、刹车加工企业,他们一直苦于成本和质量的双重压力。为此,今年初,企业花费300多万元添置了焊接机器人。
“机器人焊接不但减轻了工人的劳动量,还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程兵告诉记者,企业年产值5000多万元,以前需要上百人,而现在有了机器人,焊接时间从5分钟减少为2分钟,车间只需30人就可操控。同时,机器人操作也提高了焊接的质量和精准度,成品合格率提高50%以上。
朗坤公司仅是当地依靠技术驱动实现产业升级的一个缩影。在大足万古工业园区澳菱电梯公司里,其自主研发的专用设备——浸塑补偿链已正式投用,目前正在申请的专利达到5项;而在龙水工业园区明友钢具的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忙着将制作成的钢锯半成品挂上半自动上油机,对钢锯进行上油处理……
“只有技术创新才能引领发展。”见证了当地五金产业发展的明友钢具负责人陈明友说,上世纪末,受沿海现代五金业的冲击,大足的传统五金业走入了困境。为求突破,2006年,该企业在销售额仅数十万元的情况下,投入37万元研发磨齿工艺。随后,企业又与高校合作,研发出等温淬火技术和二次应力消除技术,使其生产的刀具质量显著提升。技术的创新和研发,让明友钢具实现了10年销售额增长数十倍,达到1000多万元。
在创新驱动之下,大足传统行业不断向中高端水平迈进,汽车及零配件、装备制造和现代五金产业占当地规上工业比重达到65%以上。技术创新还有效促进了大足新兴产业发展。近年来,重庆机器人、施罗德工业机器人、哈工大工业机器人等10余个机器人项目先后落户大足。去年,该区智能装备、电子信息和循环经济等新兴产业完成投资87.7亿元,占全区工业投资的近4成。
管理创新帮助企业减负
在万古工业园区,有一个生产摩托车的汽车联合体。它由重庆大隆宇丰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和7家配件制造企业组成,涉及到整车、发动机、车架、灯具和涂装等摩托车生产全部链条,每年可出产40万辆摩托车。
“我们考察了不少地方,最终选择了这里。”大隆宇丰公司负责人谭才德介绍,现代企业因竞争需要,基本落户在上下游完整的产业集聚区。万古工业园区以“研发、孵化、生产、服务”的全产业链理念,工商、税务、环保和消防等简化审批流程,全方位保障用地、用水和用电,在短短三年内聚集起10多家摩托车整车与零部件企业。据悉,万古工业园区挂牌四年以来,累计引进各类项目65个,总投资近120亿元。
大足区经信委副主任王学礼介绍,该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通过管理创新,多渠道为企业减轻负担。该区通过结构性减税,为企业减负近2亿元;累计下放、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203项。开展上门服务,帮助企业配备和完善计量、质量检测手段,在双钱集团、重汽专用车公司等12家企业成功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在全区范围内,创造性地设立了企业信贷基金1亿元,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
企业集聚、产业集聚的大框架下,管理创新有效的助推了大足实体经济发展。截至目前,大足以双桥经开区、龙水工业园和万古工业园“一区两园”为平台,培育形成了汽车摩托车、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五金家居、循环经济等5大主导产业,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215家。
产业链上的质变与量变
“做出好产品,卖个好价钱。”研发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并以预期的价格卖出去,涉及产业上游和下游,这是大足区正在做的事。
做出好产品,在于上游的创新。为此,大足龙水工业园区与20余家国内高校合作,成立了五金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为企业提供集新材料新产品研发、新设备应用、关键工艺优化等于一体的开放式协同创新平台;为帮助创新研发者实现技术成果转化的“十八行创新工场”,已有4家微企入驻。而在双桥经开区,当地正围绕产业链建设智能机器人产业园,探索建立“云端机器人系统”。
卖个好价钱,在于有个好渠道。去年10月,大足五金博览会期间,大足物流信息化平台正式上线,实现了当地五金销售线上与线下联动;今年初,大足还借助跨境电商平台,将五金产品远销至中亚和欧洲。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足物流信息化平台、“龙水购”、“龙水五金购”、供销服务网等,已为其五金产业拓展了更加通畅的渠道;另外,与汽车销售配套的“汽车云平台”、二手车交易市场,在大足已具雏形。
“上游”——新产品开发,使产业竞争力增强;“下游”——营销渠道通畅,使产品销量扩大。产业链上的量变和质变,促进了大足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今年一季度,该区交出了产业结构更合理、规上工业增长15.2%的答卷。(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