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6-02-04 点击数:2958
据重庆日报2月4日讯:为助推资源的跨区域整合和技术的跨区域转移,九龙坡区积极打造集全市资源为一体的科技资源服务平台,为众多创新创业者整合各类人、财、物资源,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培育发展“生态圈”。
展开 “政校企”多方合作
2015年12月29日,九龙坡区政府和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决定联合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在九龙坡设立先进制造产业创业加速器、众创空间和产业创新发展基金,打造汽车及先进制造业应用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高技术企业孵化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此平台将重点孵化、培育一批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核心零部件、物联网、高技术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九龙坡区的孵化与集聚,进而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服务。目前,首期募集的产业创新发展基金已有6亿元,预计最终规模将达8亿元—10亿元。
而这样的“政校企”、“产学研”合作,在九龙坡并不是独一份。
促成中元生物与全球免疫诊断行业巨头瑞典默克迪亚公司共建糖尿病科技中心、与重庆理工大学合作共建重庆高创机器人研究院、与清华大学等单位合作举办“企业管理模式转型与升级”发展论坛……近年来,九龙坡积极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广泛开展合作,大力推动专家工作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
目前,累计设立博士后工作站11个;轮训产业发展骨干人才、重点企业管理人才570余人;累计建设孵化器23个,其中高新区创新服务中心、重庆高技术创业中心2个为国家级孵化器;建成全市首家国际科技企业孵化器,引进多类海外高层次人才携带项目、资金入驻,完成对接创业项目42个。
实现资源的跨区域整合
登录“www.cqkjfwdsc.com”,即可进入重庆科技服务大市场线上平台——创新驿站。
浏览网站首页,政务服务、科技咨询评估、技术转移、知识产权、仪器设备共享、科技金融、创新人才、创新工场、法律工程财会八大专业市场服务模块面面俱到。来自全球的机构、企业、创业者都可在此发布信息,展示、获取技术产品和科技服务。
“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或服务,只需点开对方资料,就可留言,或取得联络方式,进行面对面会谈。”高新区创新服务中心负责人说,创新驿站采取实名认证方式,保证了每一位用户来源可寻、真实可靠。这不但弥补了技术交易中的信息不完全缺陷,也大大降低了交易风险,对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创新战略实施与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除了“线上平台”的无缝连接,重庆科技服务大市场“线下实体”的二郎服务大厅也是一应俱全。设有16个服务窗口和科技展示区、窗口服务区、信息发布区、管理运营办公区、会议区、创客洽谈区等多个活动区,能为创新创业者们提供各类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成长俱乐部入会申请、重点新产品认定、高层次人才资助、工商登记注册等近20项创新创业服务。
截至2015年底,重庆科技服务大市场营运情况良好,成功举办“2015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重庆)科技成果发布与供需对接会”;集聚各类科技服务机构4289家,展示技术成果9274项、技术服务5043项、科技资源1230项、技术需求5323项;累计交易额突破24亿元。
营造有活力的创业环境
以“创新”为发展驱动力,近年来,九龙坡着力增强汇聚创新要素的能力,大力培育以高科技企业为骨干的各类创新集群,积极搭建“研发—试验—孵化—产业化运用”的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体系,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力求引导建立创新联盟、拓展众创空间,营造出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尤其是坚持软环境和硬环境“两手抓”。一方面打造创新平台,创造良好创新环境。建成国际科技企业孵化器、重庆科技服务大市场、“高新区—英特尔联合众创空间”等一批众创平台,着力打造全市创新创业策源地;成功获批全国首批科技服务业试点区域,并承办第四届创新创业大赛暨重庆市首届众创大赛,吸引684个创业创新项目参赛,排名全国前十;提升服务质量,助推6家企业新三板挂牌、累计达12家,4家企业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另一方面,加大引进力度,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在政策保障上,出台了《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暂行办法》、《九龙行动计划》、《创新型创业人才奖励办法(试行)》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推出了15条优惠政策。同时,面向全国引进城乡规划与管理、金融法律等领域高层次及紧缺人才278名,为22家重点企业招揽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英才209人,全区现有院士7名、国家“千人计划”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10人,初步建成全区人力资源数据库。
截至目前,九龙坡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2亿元,组建电子商务、生物医药、新材料等9个产业联盟,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9家、高新技术产品298个,规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增长37.5%。新增专利授权4611件,居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