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商资讯

渝商资讯

Yushang Information
綦江:“三养”铸品牌 旅游融合大发展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5-06-11 点击数:3225

   据重庆日报6月11日讯:今年年4月24日,綦江区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召开,提出要全力以赴加快推进城郊休闲旅游度假区建设,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綦江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这标志着綦江旅游发展再次步入“快车道”。

把“三养”品牌做靓叫响

2014年,位于城市发展新区的綦江区贯彻落实“四区一城”发展战略,大力建设集“养生养老养心、生产生活生态、宜居宜业宜游”于一体的“城郊休闲旅游度假区”,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古剑山被评为首批十大市级旅游度假区,东溪古镇入围重庆最具人文价值小城镇;先后培育了国家4A级景区1个、首批重庆十大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3A景区8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度假区+特色旅游名镇+特色旅游名村+乡村度假农场”的休闲旅游度假体系已具雏形;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57.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4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7.9%、39.1%。

仅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綦江旅游市场火爆,全区旅游人数达到9.1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实现2544.8万元,分别同比增长26.34%、29.8%。綦江现已初步探索出一条“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冬品宴”四季乡村自驾旅游链,形成“淡季不淡”的良好局面。

然而,綦江并不满足现状,于今年4月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以构建“十大休闲度假区”(即古剑山度假区、横山度假区、高庙度假区、东溪度假区、丁山湖度假区、花坝度假区、红花湖度假区、永新梨花山度假区、永城温泉小镇度假区、刘罗坪观光农业度假区)旅游支撑体系为抓手,加快旅游产品向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养心“三养”并重转变,着力打造以高山资源、中医药和文化资源为载体的休闲度假游和以田园农庄为载体的城郊乡村游,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綦江区战略性支柱产业。

对此,綦江区委书记潘毅琴认为,綦江作为重庆市首批十大休闲旅游度假区所在地,要以“抓特色,打造‘三养’品牌”为首要任务。綦江旅游发展必须从规划抓起,从产品着手,凸显“养生、养老、养心”品牌,将“三养”旅游品牌做靓、叫响。

依托优势打造“城郊休闲旅游度假区”

綦江区区长陈金山指出,要进一步坚定旅游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抓住机遇,积极作为;要突出重点抓关键,把资源集中在最重要的核心景区,通过核心景区品牌影响,推动旅游产业发展;要着眼长远抓当前,尤其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务实推进旅游发展工作。

在打造“城郊休闲旅游度假区”的进程中,綦江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从交通区位看,綦江离重庆主城仅半小时车程。待渝黔高铁通车后,从主城到綦江仅需15分钟,随着三环高速、三万南铁路的推进以及渝黔高速复线的规划建设,交通区位优势将日益显现。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区,綦江提出农业要围绕旅游转,以山地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重点,按照“1+18+X”的建设模式,构建1个山地现代农业园核心园区、18个街镇特色现代农业园区、若干生态农业观光园区三大类特色农业园区,通过推进农产品产业化和商品化来提高附加值、形成产业链,使生态特色农业、观光农业成为吸引都市人的卖点,充分凸显綦江特色,实现农旅深度融合。

綦江境内海拔800米以上高山资源群有530多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水资源充沛,立体气候十分明显,是距离重庆主城最近的高山避暑休闲资源富集地区……依托綦江区中医院的医疗技术支撑,统筹发挥中医理疗、康体养老等医疗服务优势,打造以古剑山、横山、郭扶高庙、丁山为主的健康养老旅游产业项目,从而形成一批功能齐全、特色明显,集医疗服务、养生养老、康体健身为一体的健康养老旅游产业体系。

綦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境内各族文化交融共生,拥有綦江农民版画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城吹打”等……綦江充分挖掘整理版画、民俗、宗教、抗战、恐龙等特色文化,大力推进文旅融合,深入发掘各类文化资源的开发潜力,大力发展文化运动旅游产品,促进特色文化与景观景点、度假区建设有机结合,以特色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来吸引人、滋养人,达到文旅“养心”目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