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

Information Service
西湖大学申办报告正等待教育部审批 目前园区里已有19名在读博士生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8-01-11 点击数:311

  杭州日报1月11日讯: 这两天,一个重磅消息在互联网上传播——西湖高等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正式请辞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未来将全力执掌西湖大学(筹)。

昨天,记者联系上西湖高等研究院,院方未正面回应此事,但表示一旦有最新消息会第一时间联系记者。不过,这所地处杭州的学校,低调又神秘,自从筹办开始就一直广受关注。

申办报告已提交教育部审批

施一公1967年出生于河南郑州,1987年保送入清华大学生物系,1995年获得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2008年,施一公辞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的工作,全职回到国内,2009至2016年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2015年起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2013年,施一公当选为中科院院士。2016年12月,施一公出任西湖高等研究院首任院长。

说西湖大学,先要说说西湖高等研究院。它位于杭州市云栖小镇的园区,已于去年8月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

西湖高研院正是西湖大学(筹)的前身。目前,西湖大学(筹)申办报告已经提交教育部且在审批中,预计今年有望得到回复。

西湖大学(筹)的定位是——“小而精、高起点和研究型、有限学科:聚焦科学技术”。

“在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近年来蓬勃发展,但目前主要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还未曾在前沿科学研究和高技术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尝试。这个空白需要一代人携手迈出第一步去填补。”发起人施一公先前曾表示,自己的爷爷及父辈都与杭州渊源颇深,未来他希望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创建一所民办的、研究型的、有望在相对较短时间内成为世界一流的小型综合大学。

园区内已有19名在读博士生

西湖高研院内景色宜人。这里共有7栋7层建筑,4栋主体建筑作为科研教学实践用房,另外3栋作为办公、学生公寓、餐饮及后勤保障用房。学生公寓中有配套餐厅及健身房,可满足500人的食宿需求。园区里,还有一个小型运动场。

西湖高研院吸引社会关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汇聚了很多学术大咖,包括施一公、饶毅、潘建伟、陈十一等教授,他们分别是高研院生物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理学研究所、前沿技术研究所的领头人。

据了解,西湖高研院目前签约学术人才33人,其中7人申报了2017年浙江省“千人计划”,6人入选,入选率高达85.71%,入选者是李牮、贾洁敏、蔡尚、高晓飞、吴连锋、危健老师,而浙江全省高校的入选者只有73人。

2018年1月初,西湖高研院与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招生面试活动在杭举行。从600余名来自国内外的申请者中,遴选出了150名候选人参加面试,近30位西湖高等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参与面试评审。

早在2017年9月,“西湖一期”19名博士研究生就入学了。林作宝就是其中一员,他是蔡尚实验室的在读博士。“我的心情很激动。全国有400多人报考,我们能够被选中是多么不容易。对我们所有人来说,既是一种机会,也是一种荣誉。”林作宝说。

和林作宝一样,首批博士生都难掩激动之情。而他们,不仅仅是西湖大学的首批学生,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主要由民办高校培养的博士研究生。

相关链接——

2015年3月11日,七位西湖大学倡议人正式向国家提交《关于试点创建新型民办研究性大学的建议》,除施一公外,还有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中科大常务副校长潘建伟、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饶毅、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北京创毅讯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张辉、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王坚。

2015年6月,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与杭州市政府签署《筹建西湖大学(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启动西湖大学筹建工作。

2015年12月1日,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在杭州正式注册成立,成为西湖大学前身及筹建依托主体,施一公任首任院长。这所研究院定位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民办的、含理工生医等多个研究方向的小型、综合性、剑指世界一流的高等研究院”,将以博士生为培养起点。

2017年,经教育部批准,复旦大学与西湖高研院共同实施“跨学科联合培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项目,首批19名博士研究生2017年秋季入学。

2018年,西湖高等研究院将分别与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