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

Information Service
杭州钱投集团“43150项目”行动计划 首批26个项目集中开工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7-07-07 点击数:244

  杭州日报7月7日讯:为贯彻落实拥江发展战略,加大项目有效投资力度,推进“产城融合、产融结合”发展,在成立三周年之际,杭州市钱江新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43150项目”行动计划首批26个项目集中开工,将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楼宇项目,不断完善提升城市功能,深入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掀起钱江新城、城东新城新一轮的建设热潮。

全面拉开钱江新城2.0建设序幕

上半年,集团认真贯彻省十四次党代会、市十二次党代会、市两会、市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大力贯彻落实拥江发展战略,与属地政府紧密协作,在规划提升、双清扫尾、项目建设、招商出让、综合管理等方面全面发力,重点推进江湾地区“四社联动”城中村改造工作,全面拉开钱江新城2.0建设序幕。

集团坚持规划引领,实施“提振两口、融合双城,跨越两线、东进江湾”战略,继续推进“一城两口三区”规划落地,江河汇城市综合体控规局部调整、城东新城白石和天幕等主要街区控规调整获得批复,四七堡单元控规修编报告正在报批,地铁一站一方案、海绵城市以及江湾地区公共空间与地下空间概念规划、历史文脉保护与利用规划、交通专项规划得到了有力推进。

集团与江干区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全力推进江湾地区“四社联动”城中村改造的整体征收工作,取得了令人振奋的阶段性成果。同时,加快完工、续建、开工一批安置房、学校、公共配套及道路、河道项目,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重点项目持续推进,省重点项目望江隧道江南江北全线拉动,江南工作井底板浇筑顺利完成,为下阶段盾构进场打下坚实基础;沿江大道管廊项目实现深基坑土方开挖,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彭埠单元九年一贯制学校项目实现开工。

在做好区域开发建设项目的同时,集团坚持“产城融合、产融结合”发展战略,加快推动二级开发、资产经营、资本运作、会展旅业等产业经营项目,践行“美丽新城,繁荣新城”的企业使命。上半年产业经营亮点频出,杭州市邻居中心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开业,成功竞得近江单元商业地块,停车债券发行和基金设立扎实推进,停车产业布局进一步加速,“大金球联盟”成功组建,第二届中国(浙江)高铁旅游节顺利启幕,都在全市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为集团上半年工作增添不少亮色。

江湾地区城中村改造启动以来,集团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吸收国内外先进理念和最新建筑技术,提出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互联网技术辅助、物联网技术应用等创新特色亮点,让江湾地区城中村改造呈现亮丽的底色和别样的风貌。

突出江湾地区开发新亮点

亮点一: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江湾地区五、六、七堡及红五月拆迁工作正火热进行,预估总拆迁建筑垃圾达200余万吨。钱投集团瞄准了这些“放错地方的资源”,积极响应政府关于建筑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循环利用的政策;积极拓展业务,推动企业转型升级。集团走访了试点城市、相关企业,开展全方位的项目调研,反复论证框架性方案和实施性方案,对建筑垃圾的生产加工、再生产品的运输、销售环节的成本、收入及现金流量、风险因素控制等各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经济测算,经过周密筹备,计划7月中旬实现生产。这是集团实施环境整治的创新思路,也是对循环经济产业的一次试水,更是 “新城让生活更美好”企业文化的践行。

亮点二:建设智慧城市模型(CIM)

为实现高水平规划开发,集团与市规划局合作,建立江湾地区CIM(City Information/ Intelligence Modeling,又叫智慧城市模型。)系统,在实景三维模型基础上做二次开发,加载时间、规划建设、社会等信息,成为“五维”模型。该系统具有“四个全”的特点:首先是全空间,下至地质土壤,囊括地下空间和管网系统、地面建筑、市政、植被、水系等,上至航空净高,实现空间上的全覆盖。其次是全要素,包含道路桥梁、隧道涵洞、医院学校、地下管网、综合管廊、地下空间等。三是全周期,从征迁改造、规划设计到综合管理、施工建造再到运营招商、维护管理所有的环节均涉及。四是全过程,记录和参与了整个区域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一点一滴。随着江湾地区开发建设不断完善,CIM系统结合建筑信息模型、VR技术,将用于优化做地招商、设计与工程管理、运维与资产管理等领域。

亮点三:开发建设项目可视化管理平台

制定“43150项目”行动计划

为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加快钱江新城、城东新城建设步伐,结合集团十三五发展规划和江湾地区三年行动计划,钱投集团制定了以“四个一批”的方式,即“竣工交付一批,在建一批,开工一批,谋划一批”,推进三大门类共计150余个项目的行动计划,简称《43150项目行动计划》。

“四个一批”:指竣工交付、在建推进、尽快开工和集中谋划各一批建设项目。

竣工交付一批,指2017年内计划完成竣工验收和目前已竣工但未交付的项目,以交付、移交为最终目标。项目共计36个。

在建推进一批,指已开工且今年没有竣工要求的在建项目。项目共计14个。

尽快开工一批,主要指立项完成至施工许可证办理完成,并计划在2018年底前开工的项目。项目共计71个。

集中筹划一批,主要指尚在谋划中的项目,以可研批复立项完成为目标。项目共计37个。

“三大门类”:指公共配套、基础设施、产业楼宇三种项目类型。

公共配套实施是指安置房、地铁TOD、学校、公园等配套公建项目;

基础设施是指区域内重大引领性项目、市政道路、河道、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项目;

产业楼宇是指商业开发地块、邻居中心、停车板块、会展酒店等产业楼宇项目。

“150个项目”:指合计一百五十余个建设项目。

集团采用物联网技术构建可视化监控平台,分层分级,对建筑施工现场、拆迁现场、地块管理进行“智能化”监管,构建“人防+机防”的管理模式。本次可视化管理平台包含基础资源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人员考勤系统、移动执法系统、电子地图应用系统五大系统,基于物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人员考勤管理、地块日常监管、土渣运输情况、工地安全生产监督等方面的网络化、移动化、智能化。建设集团总监控中心、开发公司分监控中心、城东公司分监控中心。7月5日,该平台正式上线运行,让区域开发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控”。通过可视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对集团管辖范围的市政、房建、拆迁地块在建工地及待出让地块进行全方面的可视化管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