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7-01-10 点击数:127
重庆日报1月10日讯:不搞大型开幕式、不组织大型演出活动、不请明星捧场,去年12月开幕的首届重庆文化惠民消费季不到一个月,各种惠民文化活动高潮迭起,折上折购书、15元看电影、30元看话剧。还有琳琅满目的精品演出、中外剧目、冰雪狂欢、文创集市等着你,一场惠及百姓万家的文化盛宴正在重庆上演。
文化消费着力惠民
为了切实惠及市民,我市将优惠直接给了消费者,市文化委组织全市文化市场力量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和消费特点开展特色营销活动,这一策略正在显示出效果。预计至春节,共计有100余场活动在38个区县开展,数百万人受益。
文化消费季主办方负责人表示,通过政府支持和引导,让文化消费更加亲民、便民、惠民、利民,是重庆文化惠民消费季举办的初衷。消费季特别推出的“亿元文化惠民大礼包”,“百万现金红包”,含各类观影券、购书券、半价门票、惠民剧票等,通过市场资源整合,为消费者提供价值亿元以上的惠民优惠。
首届消费季自启动以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开展了13场专项活动、18场特色展销,数十场文化惠民消费活动覆盖20多个区县,已吸引了300万人次参与。预计到春节期间,将吸引700万人次以上的群众参与到本届消费季中来。
区县群众受益匪浅
在政府的强力支持下,各专项活动、展销板块的承办单位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惠民促销活动。第五届重庆演出季主办方拿出了100万元直补看戏观众,《仓央嘉措》、《天鹅湖》、《智取威虎山》这些高成本剧目,惠民票60—80元就能买到,这是真金白银的补贴。
各区县大规模的电影展映汇,足有2万场,“金鸡之春电影展”1万场,丰都区、涪陵区、开州、璧山、城口等地也有1万余场次的电影惠民。只须15元,同样可以看最新上演的电影。
在渝中区,全民阅读生肖民俗文化惠民活动在解放碑开展,邮票设计大师阎炳武、中国邮政邮票设计室主任史渊、徐悲鸿之孙徐小阳携《奔马》《风雨鸡鸣》烫彩画现场签售,累计接待市民参观、体验、交易3万余人次。
在九龙坡,2017(第九届)黄桷坪新年艺术节如火如荼,各种天才创意随处可见,有近5万人次参加了艺术节。
在巫山,第二届长江三峡旅游金三角文物艺术品交流会吸引了3万多人参加。
还有南川、荣昌的最美家乡游、綦江区的团年长街宴……
惠民试点倒逼文化升级
今年我市开展文化惠民消费季抓住了扩大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2016年,全市注册文化企业约7.5万家左右,文化企业注册资本金总额约2100亿元。我市文化创意产业近3年年均投资已有100亿元以上,而文化消费在50亿元左右,文化消费的增长跟不上文化投资的增长。“只有让群众充分享受到文化消费的实惠,才能建立健康的文化市场,全国近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近15%的增速,重庆不能落后,我们要把文化再生产的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4个环节提速上去,要通过财政补贴群众,来真正地促使文化企业升级换代。这样,群众将是文化惠民的真正受益人。”组委会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