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

Information Service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湖州工业“蝶变”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6-11-30 点击数:185

  湖州日报11月30日讯: 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为破解制约工业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增强经济增长活力,我市日前出台了《推动湖州市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条工作意见》,着力推动工业经济加快提质增效长级。数据显示,1至9月,全市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617.99亿元,同比增长6.6%,淘汰了115家企业的落后产能,减轻企业各类成本(含退税) 108亿元,完成工业投资541.19亿元,同比增长12.6%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腾笼换鸟”是重要的一步。今年以来,我市重点整治印染、化工、造纸、制革、粘土烧结砖、铸造、喷水织机等重污染高耗能行业,加快淘汰高耗能重污染落后产能。 1至9月,全市共淘汰了115家企业的落后产能,腾出14.4万吨标煤的用能空间,完成年度计划的144%。

    围绕强化责任考核、项目源头管控、推进节能技改、清洁生产、节能监察等工作,我市加快了全市节能降耗工作有序推进。 1至9月,全市完成16项5000吨以上项目进行节能审查,全年计划实施的119项市重点节能技改项目,已启动实施96项,完成清洁生产审核40家,完成90家企业的节能监察工作。

    今年我市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意见》,通过多次开展企业兼并重组专业知识培训辅导班等形式,引导企业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加快实施兼并重组,进一步整合资源,引领协同发展。 1至9月,全市10家上市公司完成并购重组,涉及金额291.69亿元,而针对零产出的“僵尸企业”,我市已建立了40家“僵尸企业”档案,通过加强与法院等部门的对接开展工作对接,将进一步推进“僵尸企业”处置工作。

    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加快优化的重要抓手,通过深入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我市已出台实施《湖州市工业强市建设“十三五”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大力发展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和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着力提升发展金属新材、绿色家居、现代纺织、时尚精品等传统优势产业,重点培育新能源汽车、新型电子元器件、地理信息、物流装备、生命技术、美妆等9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1至9月,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 132.9亿元,同比增长9.2%,增幅快于规上工业2.6个百分点,快于全省平均0.5个百分点。

    今年我市还把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目前我市已编制了《中国制造2025湖州行动方案》《湖州市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实施方案》,聚焦智能物流装备、智能电梯等十大重点领域,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全面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工业的全局,我市通过出台实施企业降本减负36条等有力措施,让企业真正实现了轻装上阵。1至9月,全市共减轻企业各类成本108亿元,其中出口退税61亿元,减免所得税21亿元,减免增值税9.9亿元,电、气和能源价格下调减轻企业负担6亿元,落实人力社保政策,为企业减负2.1亿元,减免车购税2.3亿元,减免消费税1.2亿元,亩产税收考核减免土地使用税1.18亿元。

    为保证各项政策能够落实到位,我市相关部门还出台了减负担“春风行动”工作要点,明确今年减负工作的目标和主要工作任务,确定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核心,以完善收费清单制度为基础,以规范涉企收费行为为重点,以加大督查处罚力度为抓手,健全完善减负工作机制。

    我市还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并对外公布,及时受理企业负担方面投诉举报。“目前我们已建立了减负工作季报制度,定期通报相关政策措施执行情况、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同时我们还将降本减负工作纳入我市2016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量化考核办法,对县区和市直部门进行量化考核。”市减负办相关负责人说。

    值得关注的是,通过加大机器换人、新产品开发、创新人才引育等工作,我市的创新驱动步伐不断加快,新旧动能转化速度不断提升。通过制定了细分行业“机器换人”专项行动方案,推动新能源电池、金属新材、电梯、绿色家居、医药制造、童装、汽配七大重点细分行业技术改造投资,我市的“机器换人”成效逐渐显著。 1至9月,百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在建83项,累计完成投资83.14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0%,其中新开工36项、竣工22项。

    为推进产品创新换代,我市还充分发挥首台(套)、优秀新产品、浙江制造精品、企业技术中心等政策载体作用,积极动员工业企业加大研发设计投入,适应智能制造、“互联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新要求,加快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截至目前,全市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实现1044亿元,增长17%,产值率34%,贡献率80.9%;新增省级工业新产品备案754项、省级工业新产品17项、省内首台(套) 6项、浙江制造精品19项。

    在产业创新人才引育方面,湖州正深入实施南太湖精英计划,紧紧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积极引导企业加大人才引育投入。截至9月,全市已引进南太湖精英计划创新领军人才65人,其中长期36人,短期29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