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21-01-06 点击数:284
构建轨道多层次、高速多通道、航道千吨级、机场双枢纽、管道一张网、寄递村村通、运输一体化
推动重庆、成都加快形成“高铁双通道、高速八车道”的复合快速通道,全力打造“多向辐射、立体互联、一体高效”的4个“1小时交通圈”
主要指标>>>
●高速铁路
在建及运营规模超过1800公里
●普速铁路
运营里程超过2100公里
●城市轨道交通
中心城区城市轨道线网运营里程力争超过500公里
●高速公路
通车里程近4000公里
●普通干线公路
省道三级标准以上比例达到72%
●农村公路
具备条件的村民小组通硬化路率达到95%
●城市道路
中心城区城市道路里程达到5800公里
●水运
四线及以上航道里程达到1400公里,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2.2亿吨
●机场
机场旅客吞吐量力争达到50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达到45万吨以上
●能源管道
全市天然气骨干管道力争达到5500公里,成品油年供应能力力争达到1000万吨
●邮政快递
全面巩固邮政“村村直通邮”,符合条件的建制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快递”
资料来源:市交通局
重庆日报1月6日讯 (记者 杨永芹)如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互联互通、快捷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日前,市政府印发《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力争三年投资4200亿元,开工干线(包括高速公路、国省干线、管道等)6500公里,全力建设9大基础网络,实施40项百亿工程。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交通先行。”市交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实施该《方案》,将加速构建轨道多层次、高速多通道、航道千吨级、机场双枢纽、管道一张网、寄递村村通、运输一体化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网络,推动重庆、成都加快形成“高铁双通道、高速八车道”的复合快速通道,全力打造“多向辐射、立体互联、一体高效”的4个“1小时交通圈”,有力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据介绍,这9大基础网络,包括建设四网融合、互联互通的轨道网络,建设层次分明、覆盖广泛的道路网络,建设通江达海、联动协同的水运网络,建设引领内陆、辐射全球的航空网络,建设干支互通、保障有力的管道网络,建设联通区域、普惠城乡的邮政网络,建设衔接高效、多式融合的综合交通网络,建设人享其行、货优其流的运输服务网络和建设创新驱动、智慧绿色的智能交通网络。
实施过程中,重庆将按照双核引领,区域联动;开放创新,链接国际;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协同,合力推进建设原则推进。
“该《方案》也是重庆立足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建设好西部陆海新通道,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该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