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阅读

要闻阅读

News Reading
温州海洋经济启动“蓝色引擎”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4-04-14 点击数:277

  经济日报4月14日讯 记者张玫报道:浙江温州市启动“蓝色引擎”,要通过打造“温州大宗散货港航物流基地”、“温州滨海休闲旅游产业基地”、“温州海洋清洁能源及装备产业基地”、“温州海洋科创产业基地”等四大海洋特色产业基地,浙江省率先基本建成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近日,一批涉海大项目已在该市落地。

根据该市出台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温州市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若干意见》,要用10年左右时间,重点发展壮大海洋先进装备制造、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港航物流服务等新兴产业,扶优扶强临港工业、滨海旅游、海洋渔业等优势产业,突出培育海洋科技、信息、金融、环保等涉海服务业。预计到2015年,全市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将达到85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的17.7%。到2020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力争突破1500亿元,年均增长12%,科技贡献率达80%左右,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达35%左右。由此全面建成“海洋经济强市”,把温州打造成为长三角南翼和海西区北翼的中心城市、浙江省海洋经济开发开放先行区、民营经济参与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以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示范区。

据统计,截至去年三季度,温州海洋经济重大项目完成投资达235亿元。目前,该市正抓紧组织编制《温州市海洋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推进“蓝色引擎”,为今后培育四大海洋特色产业基地提供指导。在长远规划下,一批涉海项目纷纷落户温州:总投资45亿元的东海丽水36-1号气田项目,就在距温州市区140公里的东海开发,生产期为16年,高峰稳产期7至10年,年产3.0亿方天然气。据悉,该项目目前已经完成前期工程,今年有望让温州用上天然气。与此同时,建在温州洞头的中石化液化天然气项目,总规模1000万吨,一期建设300万吨,今年陆域工程已经进场施工。另外,温州还有建设风电场的天然优势,全市年平均风速在5米/秒以上,岛屿年平均风速在7米/秒以上,可规划布点风电装机容量540万千瓦。全市潮汐能理论蕴藏量123亿千瓦时,理论装机容量412万千瓦。目前,这些项目都已逐步开展。

温州的一些企业针对海洋贝类技术、海洋冷冻产品保鲜等领域,着手聘请专家研发新技术,积极做好市场对接。目前,温州正顺势而上,推进“海上温州”建设。以瓯江口新区、综合枢纽港、海涂围垦、海峡经贸合作区建设为突破口,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要素资源配置、政策财政扶持等举措,全面推动温州海洋经济的大发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