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上半年重庆经济运行情况日前发布。上半年,重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40.51亿元,同比增长10.9%。
在全球形势和国内经济处于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从“年初良好开局”到“上半年强势增长”,重庆地区经济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势,这让我们振奋,同时也促进我们思考——重庆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
通过分析重庆地区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是多方面的改革和创新,让重庆经济多点开花、一枝独秀。
第一,改革——比较优势。根据林毅夫的观点,中国经济必须放弃“赶超战略”,而应该采取“比较优势战略”,这样才能保证中国经济长期增长。重庆市提出“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这是基于重庆实际情况,通过区域的差异发展、特色发展以及科学发展,旨在实现区域的优势互补、资源优化配置,这成为重庆经济“强势增长”的根基。
第二,改革——精兵简政。在中国大地上,“改革之风”已经刮向每一个角落,其重点就是“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直接的就是“审批权的下放力度”。在上述方面,重庆市也是积极摸索与行动,2014年以来全市重点推进25项社会经济发展领域改革专项,同时市级审批项目自主取消下放113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从139项减至50项。这些经济领域的改革,成为突破发展机制障碍的利器,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第三,改革——产业基础。在快步发展服务产业之际,重庆地区仍然重视工业产业的发展,其呈现出“双轮驱动、多点支撑”、“5+6+800笔电产业”等特点,即大力发展汽车产业和笔记本(电脑)产业。从数据上看,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3%,这也成为重庆经济发展的动力基础之一。
(据7月29日重庆晨报,图片来自网络)
返回